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1.命题背景
吊脚楼是我国传统山地民居中的典型形式。这种建筑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这些建筑既是我中华民族久远历史文化传承的象征,也是我们的先辈们巧夺天工的聪明智慧和经验技能的充分体现。重庆地区位于三峡库区,旧式民居中吊脚楼建筑比比皆是。近年来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这类建筑易于遭受到地震、大雨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而发生破坏。自然灾害是这种建筑的天敌。相对于地震、火灾等灾害而言,重庆地区由于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频率更大。因此,如何提高吊脚楼建筑抵抗这些地质灾害的能力,是工程师们应该想方设法去解决的问题。本次结构设计竞赛以吊脚楼建筑抵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为题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针对性。
2.赛题概述
本次竞赛的题目考虑到可操作性,以质量球模拟泥石流或山体滑坡,撞击一个四层的吊脚楼框架结构模型的一层楼面,如图21所示。四层吊脚楼框架结构模型由参赛各队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完成。模型各层楼面系统承受的竖向荷载由附加配重钢板实现。主办方提供器材将模型与加载装置连接固定(加载台座倾角均为30o),并提供统一的测量工具对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
模型部分(含部分加载装置)
加载台座
配重M1配重M2加速度传感器配重M2后固定板
螺杆螺杆
不锈钢半圆滑槽
前撞击板

钢架A
钢架B
硬橡胶

钢底座
图21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简图
f3.模型要求
配重M1
配重M2模型平面尺寸要求示意图配重M2
后固定板
前撞击板
要求平整,且与后固定板端头有效接触面积不小于2cm2
硬橡胶
要求平整,且与前撞击板端头有效接触面积不小于2cm2允许固定区域
底板
q
底板示意图
图31模型要求示意图
图31模型设计参数取值表
q
H
30
o
L0
20cm
24cm

991cm
L

fh
hj
2205cm
M1
20kg36kg
341cm
20cm
M2
2527kg
注:配重为规定尺寸的钢板,用来模拟楼面均布荷载,配重钢板具体规格与安装详见43一层楼面不再附加配重,加载装置质量以现场量测值为准。
h0
M3
模型一层加载装置质量
31模型的楼层数:模型为四层吊脚楼(一层吊脚层三层建筑使用层),模型应具有4个楼面(含顶层屋面),每一个楼面的范围须通过设置于边缘的梁予以明确定义。32几何尺寸要求1平面尺寸要求:建筑模型楼层净面积L0L020cm20cm建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