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
一、教学内容:角的度量、比较角的大小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及练
习七的第2347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2使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方法,并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
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向学生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四、教具学具:量角器、三角尺、活动角、抽影仪、一张正方形纸。课
中交流(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知识梳理):
五、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并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了
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知识,并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
和画角打下基础。
六、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并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
程度有关,且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用
量角器来测量角几乎没有体验。
七、教学过程
(一)关于量角器的交流。
1认识量角器
老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度量线段的长短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
角的大小也有工具,谁知道是什么?
预设一:叫量角器预设二:也叫半圆仪
2观察量角器
(1)观察量角器,上面都有什么,用语言描述。
预设知识点:1中心
20刻度线3内刻度外刻度教师
随机点拨: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和两圈刻度,从中心到各刻度之
f间的连线叫做刻度线。两圈刻度分别是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2)学生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3)质疑为什么要设计内外刻度?(二)角的计量单位有关角的计量单位的知识谁能当一次小老师到黑板前来讲一讲?预设知识点:(1)计量角的大小常用单位“度”,用符号“O”来表示。(2)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三)学习角的度量方法。1怎样度量角的度数?(小组内测量)2交流预设知识点:(1)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2)“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4)角的开口不同,量角器上使用的内外刻度也不同。3、引导学生总结度量角的方法。量角要从顶点起,顶点放在中心上。一条边对准零刻度线,内圈外圈要分清。一边看零在哪里,再看刻度没问题。(四)实际测量,发现规律1出示两个角猜测大小。(角的度数相同,边的长短不同)2学生动手测量3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