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新人教地理必修三单元过关测试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关于长三角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该地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C.该地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至三熟D.因河、湖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
2长江三角洲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A.土地质量比较差C.耕地破碎B.水稻土肥力下降D.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3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A雨热同期的气候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B地势平坦D黏重的土壤
4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生长季节短,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由于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5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分别是(

省区AB
稻谷24241567
小麦15423
甘蔗575
甜菜
182
A内蒙古、江苏C.广西、黑龙江
B湖北、甘肃D.河南、新疆
f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经纬网图,读图回答6~8题。
6.甲、乙、丙三地产生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是①降水集中②土质疏松③开矿⑤垂直节理发育⑥地壳活动剧烈A.①④C.①③④⑤B.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⑥④植被被破坏


7.改良甲、乙、丙三地土地应采取的措施是A.在甲地土壤中掺入沙子B.在丙地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C.在乙地种植耐酸植物D.在乙地大面积退耕还草8.乙、丙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A.冬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B.谷子水稻D.春小麦水稻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完成9~10题。
9.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C.全年高温B.干湿季分明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10.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A.水稻B.小麦C.棉花
D.青稞
f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与图②地区相比,图①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雨热同期C.土壤肥沃B.地势平坦D.热量充足


12图中①②两地区在环境整治方面应重点做好的共同工作是A.治理水土流失C.改良酸性土壤B.防治土地沙漠化D.整治盐碱地


13.①地区进行农业资源综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