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摘要;本文从普遍联系、本质联系是规律、实践是人特有的活动的角度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从人受自然规律的盲目支配和受外部社会关系的盲目支配两个角度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环境破坏根源的思想和当代世界范围内生态危机的根源。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论证了生态危机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促进作用。通过论述得出:解决环境破坏的最根本方法是人类主动改造自身实践活动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的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进入自由王国,使人成为自然界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关键字;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环境污染,对立统一规律,唯物主义自然观,
正文;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融合当时时代的哲学思想,从而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辩证唯物论中提出的世界的物质性统一原理对当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人类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建设和自然保护的对立统一,指明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的将社会的发展进步与自然保护统一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破坏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早期人类的发展历程就是从自然中不断获取各种生存资料维持人类群体生存的过程。然而,由于人类早期自然科学技术水平并不太高,虽然拥有高度发达的各种文明,但人类本身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平衡影响并不大。自18世纪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瓦特蒸汽机的推广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使用,大机器生产占据主导,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取得进一步的巨大飞跃。煤炭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促进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大量燃烧煤炭也给当时的英国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大英帝
f国的首都伦敦是一座黑色的工业之都,辉煌却也沉浸在一片灰蒙之中,燃煤带来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已经对当时的环境中造成了破坏。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新能源石油的开采利用,但在石油利用的同时煤炭仍然是最经济最主要的工业燃料。同时,发电机的问世使人类获得新的动能电能,人类进入电汽时代。此时,人类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愈发严重。1873,1880,1892和1952年伦敦发生了四次毒雾事件,其中以1952年最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