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⑥
二、综合题
12(2005年全国文综卷I36)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
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
一个不等式成立与否,取决于影响号的因素如数正、负零或子积平方倒都会对产生注意考查这些在中作用是也就比较好判断了
f(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13.(2008年全国文综卷I3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4
一个不等式成立与否,取决于影响号的因素如数正、负零或子积平方倒都会对产生注意考查这些在中作用是也就比较好判断了
f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CB第1题,四处中③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陡,水流速度最快;第3题,此题要求学生会根据坝高绘制坝顶,然后根据比例尺计算坝顶长,隐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判断,水库大坝应建在图中河流①②之间的河谷处,据图可知,该处河谷最低处海拔在40~45m之间,要使坝高在13m,坝顶海拔需达到55m左右。根据比例尺估算该处两侧两条55m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坝长,约为40米。3.C中部偏东等温线分布密集且呈闭合状,位于台湾山脉,所以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4.A①地地势平坦,位于台湾山脉夏季风的背风坡,年降水量相对最少。5C据图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图中甲处,在10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故选择C选项。6.B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调动所学等值线规律“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判断甲、丙位置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为山谷,河流发育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乙、丁为分水岭,学生的溪谷的观测点是甲、丙。7.B根据图中林木密集区等高线发生弯曲,可以判断林木密集区可能位于山谷和山脊。根据题目叙述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林木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山谷地带是集水区域,水源较为充足,所以林木密集区位于山谷地带。8.C图中等高线没有标数值,但是乙知条件等高距为30米,东、西两侧相隔7条等高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