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研究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各国金融在自由化、创新化、国际化、市场一体化过程中,风险问题日渐突出,集中反映在频繁爆发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的危机和动荡。银行业的危机与动荡不仅直接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及国民利益,而且直接威胁着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下一次国际经济危机可能起源于一次银行业危机”,IMF总裁M.康德苏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从世界各国大量的金融动荡或银行危机;尤其是银行破产倒闭案中,我们看到,尽管成因多样,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包括银行制度一一主要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一一这一根本性、基础性因素。其他因素则是通过银行制度这个内因而起作用。从具有数百年悠久历史的巴林银行倒闭,到曾有银行永不倒闭之神话的日本银行破产,以金融制度发达著称于世的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及商业银行的问题与困境,以及导致社会政局动荡的阿尔巴尼亚金融风波与引起全球震动的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几乎无一不是这样。在我国,虽然尚无明显的金融危机发生,以及大规模的银行破产倒闭现象,然而,金融业、特别是作为我国金融业主体和基础的银行业不安全因素却大量存在,尤其是不断积聚的巨量银行不良资产,直接威胁着我国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究其原因,除了旧体制的积弊,经济转轨时期经济改革及运行成本的转嫁,宏观金融监管乏力,以及日益加深的国际金融环境影响等因素外,银行体系、主要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缺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教训,推进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确保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与效率,防范金融风险,进而保障经济改革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便成为本文写作的基本动机。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本课题拟通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提出推进和完善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现代文明社会文化底蕴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及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为在商业银行系统内建立一套以风险控制为特征的规章健全、责权分明、运作有序、自我约束、灵活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畅通各商业银行各层级上下信息沟通的渠道,使管理层能迅速识别和纠正不良情况,形成上级行对下级行的纵向控制机制、组织与部门内部的自我约束机制、部门之间及前台与后台之间的横向约束机制。实现集约化、规范化经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把经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