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表7.药学院(系、所)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药品质量控制英文名称:Drugqualityco
trol课程类型:讲授课程□实践(实验、实习)课程□研讨课程□专题讲座□其它考核方式:开卷教学方式:大课讲授适用层次:硕士总学时讲授学时:32博士□学分:2
适用专业:药学各专业开课学期:上学期
32
先修课程要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分析课程组教师姓名向彭一彦职称专业年49573636龄学术专长药物评价、分析测试分离、分析测试药物评价、分析测试分离、分析测试
副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师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药物分析药物分析
姜宏梁杨昕
课程教学目标:药品质量控制,其范围包括了为确保药品的质量可控性进而对药品安全有效性提供支持的全部药学研究工作,强调了对原料或制剂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是药品研发和生产的关键环节和基础。药品的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是药物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研发药物需对其质量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制订出合理的、可行的质量标准,并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以控制药品的质量、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1、任务与地位:药品质量控制是药学专业研究生的一级学科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为研究生应用药学知识与技能为创制和研发新药物的质量控制等奠定基础。本课程综合性强,反映药学学科前沿,是一门有利于跨学科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2、知识要求:掌握药品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订的主要原则和主要内容,重点强调药品研发的自身规律及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熟悉与了解根据所研制药物的特点和药品研发的自身规律,梳理研究思路,规范质量研究、质量标
f准的制订及完善。3、能力要求: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地学习质量标准建立的基本过程、药品的质量研究、质量标准的制订等,并应学习现代药物质量控制研究的新内容、新技术、新方法。为研究生今后从事药物的生产、经营、使用、流通等行业,对保障药物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打下基础;同时也为研究生在今后的药物研究、开发工作中奠定基础。充分体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彰显本课程的职业性原则。教学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章§11§12§13
概述我国药品质量控制基本模式及作用药品质量控制各阶段的要素质量控制研究的科学与规范性
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我国现行药品质量控制的模式及作用;2掌握药品质量控制各阶段的要素和主要内容;3了解质量控制研究的科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