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中数量较多,健那绿染液是针对线粒体的专一性很强的活细胞染料,对活细胞进行染色后可以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并用显微镜观察。(7)明确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基本结构。(8)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9)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10)了解生物膜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
f2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各细胞器及其分工。通过资料的阅读和设计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2)思维训练: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3)合作实验、自主探究、讨论答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2)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3)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4)通过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激励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渗透STS思想。(5)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1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3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1如何掌握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如何将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3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4实验材料的选择。5生物图的绘制。●教具准备1教师课件、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2各种实验仪器、试剂。3教师准备观察材料:新鲜的藓类叶片、菠菜叶。4课前10分钟制作藓叶的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教学课件。2学生查阅资料,收集在“探究细胞的微观世界”方面的科学家及研究成果。情境创设]利用课本“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同时出示本节课题: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师生互动]
f教师:工厂一般都由若干个车间和部位组成,那么一件优质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