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校长的个人能力与其角色所对应的工作权利区分开来,即校长既要有个人属性,也要有岗位属性2。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本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进行研究并了解其大致水平,意图通过研究发现问题并寻找对策。根据化方先生的研究成果,笔者从校长的基本信息素养、信息化系统规划能力、信息化应用指导能力、信息化管理评价能力、信息化规制建设能力、信息化沟通协调能力这六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三、数据处理与分析(一)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问卷针对福建省部分地区学校校长,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回收率9667。(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将数据导入SPSS中处理后,检验了问卷的信度与效度,Alpha082707,KMO073907,因此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都达到了良好的标准。(三)调查数据分析1校长的基本信息素养维度分析经过调查,大多数校长有较好的意识与积极的态度,注重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并认为自己有责任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数据显示,所有的校长都十分关注与信息化相关的在“您是否关注学校信息化建设”一题中,没有校长选择“不关注”选项,4667的校长选择了“比较关注”。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方面,有5556的校长认为他们有责任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其中40的校长态度较为坚决。调查数据还反映出,通过计算机进行办公已经是常态,熟悉计算机操作的校长占了7777,同时有9333的校长常常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工作所需资源。另外大部分校长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学习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且有7111的校长认为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校长的信息化系统规划能力维度分析校长的信息化系统规划能力包括阐述远景目标能力、设计发展内容能力、谋划保障措施能力等。学校的信息化系统是否得到科学的规划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但调查显示仅有667的校长有详细并可实施的计划,2889的校长表示并无计划,如图2所示。计划的实施需要一系列保障工作的支持,而没有建立保障措施的比例达到了6222,其中4444虽未建立但在筹备之中;仅889的校长表示已经建立了相关措施并达到了一定效果;2889的校长表示正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可以由以上数据看出,校长对于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是比较滞后的,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很大部分原因是校长考虑到学校的经济状况、发展状况以及后续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