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学习难点: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学习过程:一、复习导课,奠定情感基调1我们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
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写下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齐读“圆明园”。
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走进开头,读文引发质疑
f1请同学们打开书,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课,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声读)。
2读了这个开头你有什么疑问?(预设问题:圆明园被谁毁了?被怎样毁掉了?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掉?圆明园被毁之前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估量的损失?)课件出示学生质疑时的难题二、带疑读书,落实目标。1.品词析句,学习毁灭。圆明园是怎么毁灭的?出示相关段落: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1)读一读,想一想:你从红色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到英法联军的贪婪、可耻。(朗读)(2)看到圆明园被毁掉、破坏,你的心情怎样?2以读为主,感受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