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将、)
33
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kgm,酒精的密度为08×10kgm;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5
f四、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29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人1%淀粉溶液各4毫升。2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3同时将两试管置于37℃的温水中恒温10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1滴碘液。4)观察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2请设计一张实验记录表,将实验步骤及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3有同学认为设计上述实验时,应确保甲、乙两支试管中的pH相同,但不必考虑pH大小。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出理由
30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海带因富含碘元素而成为补碘的常用食物之一。小李想设计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以下信息:①碘化钠(NaI)与氯化钠性质相似,两者的溶液都是盐溶液,碘化银为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②工业上将适量氯气通人无色碘化钠溶液就能置换出单质碘,溶液变为棕黄色。③少量碘(I2)溶于水的溶液,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碘的化合物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④灼烧海带后残留的灰烬中含有可溶性碘化钠、氯化钠等化合物。小李的实验步骤如下:将海带灰用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滤液;然后用以下3种方法,去检验海带灰中是否含有碘元素。方法一:取滤液,通入适量氯气后与淀粉糊混合,观察是否变蓝。方法二:取滤液,通入适量的氯气,观察溶液有无颜色变化。方法三:取滤液,和淀粉糊混合,观察是否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气和碘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上述3种方法中,方法是一定不可行的,说出不可行的理由:,则证明滤液中含碘离子。
3取滤液,滴人硝酸银溶液,若观察到
31亚硫酸盐的一些性质和碳酸盐的性质类似,如:Na2SO3(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BaSO3(亚硫酸钡)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工业上常用NaOH来吸收SO2气体。现有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请选用下列试剂:盐酸、稀硫酸、蒸馏水、BaOH2溶液、BaNO32溶液[已知BaNO32溶液呈中性〕、pH试纸、石蕊指示剂,仪器自选,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该样品中NaOH是否反应完全,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1取少量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用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2用试管取少量该样品溶液;3往试管中逐滴加入4后续实验的操作是,到,若观察到
6
时,停止加入;,则NaOH已完全反应。
f32小金在测量小灯泡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