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的胸怀,但同样可以滋润大地。
8名著阅读
“以思想和力量来胜过别人的人,我并不称他们为英雄;只有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人们,
我才称之为英雄。”
上述文字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在《
》中所说。
9文言诗文填空
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的《爱莲说》)
2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山随平野尽,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4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饮酒》)
5斯是陋室,
(刘禹锡的《陋室铭》)
6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7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8《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乡思愁绪的句子是:


9《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写出将士欲以身躯报效国家的豪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春望》中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诗人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1019题
[甲]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
2
f精品
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山门圮.于河(

⑵阅.十余岁(

11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2.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
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河兵的最
终结论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