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测定的目的和基本内容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f可编辑
1测定目的1掌握矿井通风阻力的分布情况,为改善矿井通风系统,减小通风阻力,降低矿井通风机的能耗以及为采用均压技术防灭火等提供依据2为通风设计和通风技术管理提供资料。3为发生事故时选择风流控制方法提供必要的参数依据。2测定内容1计算风阻。2计算摩擦阻力系数。3测量矿井通风阻力,了解分布情况。2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步骤如图51所示。1明确测量目的,制订具体的测量方案。2选择测量路线和布置测点1选择测量路线。参照矿井通风系统图,选择矿井通风中的最关键的路线。也就是最大阻力路线,在矿井通风系统中,其最大阻力路线是指从进风井口经过用风地点到回风井口的所有风流路线中没有安设增阻设施的一条风流路线。它能较全面地反映矿井通风阻力分布情况,只有降低这条关键路线上的通风阻力,才能降低整个矿井的通风阻力。在测量路线上,如果有个别区段风量不大或人员携带仪器不方便通过时,可采用风流短路或一条并联风路进行测量。如果是测量局部区段的通风阻力,则只在该区段内选择测量路线。
在通风系统图上选择测定的主要路线和次要路线。同时,要考虑一个工作班内将该路线测完;当测定路线较长时,可分段、分组测定。
2布置测点。首先在通风系统图上按选定的测定路线布置测点,并按顺序编号。然后再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f可编辑
按井下实际情况确定测点位置,并做标记。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f可编辑
①在风流的分岔点或汇合点必须布置测点。在流出分风点或合风点的风流中布置测点时,测点距分风点或合风点的距离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12倍;在流人分风点或合风点的风流中布置测点时,测点距分风点或合风点的距离不得小于巷道宽度的3倍,如图52所示。
②在并联风路中,只沿一条路线测量风压,其他风路只布置测风点,进行风量测算,再根据相同的风压来计算各巷道的风阻。
③测点应尽量不靠近井筒和主要风门,以减少井筒提升和风门开启的影响。④测点间距一般在200m左右,两点间的压差应不小于10~20Pa但也不能大于仪器的量程。如巷道长且漏风大时,测点的间距宜尽量缩短,以便逐步检查漏风情况。⑤测点应设在安全状况良好的地段,测点前后3m支架完好,没有空顶、空帮、不平或堆积物等。
⑥测点应顺风流流向依次编号并标明。为了减少正式测量时的工作量,可提前将测点间距、巷道断面积测出,并按测量图样确定标高。
⑦测定某段的摩擦阻力系数时,要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