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四)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设计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树立“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篮球教学的特点积极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水平二四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第一课时。篮球是小学球类课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由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具有对抗性、竞争性、集体性、趣味性等特点,深受中高年级学生的喜爱。本课在学生已学会原地运球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技术,选择多种有趣的练习方法和练习形式养成学生抬头运球的习惯,提高控球手感和行进间运球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体能、协调性、灵敏性等素质的发展。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体能较好、且活泼好动但参与运动全凭兴致有时显得鲁莽;少数学生因肥胖或体质单薄基本运动能力较差灵活、协调性也不好;班级大部分同学喜欢小篮球活动对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对篮球活动的技战术知识了解并不多。本节课学习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培养学生课余多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他们运动中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身心发展特征制定以下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知道它能促进素质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能说出本课内容的动作名称和术语。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90以上的同学,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知道行进间运球的部位和球的落地位置。
f3、体能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上下肢力量,促进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4、情感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五、任务分析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技术。在教学中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采用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并结合相适宜的体育游戏,让学生从原地到慢走再到绕障碍进行运球练习,循序渐进地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技术。六、环境分析本次教学场所场地为校内标准篮球场,场地采用的是人造绿色草坪适合开展篮球教学活动;学生所用的篮球为标准的篮球,锥筒障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