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发站之间的距离带来限制。显然,天线高度越高,视距越远。
f在理想化的情况下,当两站的天线高度各为h1,h2米时,最大(极限)视距可由下式求得为:S≈357Kmh1,h2单位为米,S单位为千米。
举例:如果两个人的高度为h1和h2,且h1=h2=17米,则可视距离S=931Km。若两地天线架高均为50米,则S约等于50Km。
1如果需要通信的距离远远超过50公里,达到数百、数千乃至上万公里时,怎么办呢?人们就认为在两个远距离通信站之间,每隔四、五十公里架设一个接力站中转,这些中间站的任务是将前一站送来的信号转送给下一站,这样一站又一站接续下去,即可达到目的。
2如果通信距离极远,例如在一万八千公里之间(按50公里一个接力站算),则需要架设360个微波站,代价是很高的。而且经多次转接,通信质量要受到影响。2、什么是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微波通信的一种特例,它是把地面上的微波中继站移到离地球表面约35800公里的高度上,这样地面上相距18000公里左右的两个微波站(不需很高的天线)只需通过中继站一次转接,便可通信。因此,为了满足通信区域的需要,卫星必须严格地在指定的轨道上运行。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所以也叫静止卫星,它在赤道平面上空,为了使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刚好等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近似为24小时),使它与地球同步,则卫星距赤道表面的距离应该为35800公里。并必须保持每秒307公里的运行速度。从卫星向地球上看,它能看到的地球表面面积为全球面积的422。我们把卫星能看到的地球表面称作卫星的复盖区。
由此可见,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来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的一种方式。
为了实现全球通信,只要在赤道上等间隔放置三个同步卫星,就可建立除地球两极附近地区以外的全球不间断通信。
所以卫星和两个以上地球站就构成了卫星通信系统。3、卫星通信中信号传输过程如下
由地面用户甲传来的电话、数据、电视、广播等信号,首先在地球站上以适
f当的方式进行调制、变频、放大,再经过天线发向卫星,卫星接收到地球站发来的信号后,经变频、放大后再发回地面,由另一个地面站用天线接收下来,再经放大、变频以及适当的解调还原成原信号,送至用户乙。实际上,同时由用户乙向用户甲也有一个上述的传输过程,这样就构成了双向通信。4、卫星通信目前使用的频段
频段
上行频率
下行频率
C频段
59256425MHz37004200MHz
C频段扩展频段58506425MHz36254200MHz
Ku频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