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下列与材料主张相符的是A.“君轻民贵”B.施行仁政C.克已复礼D.超越功利
2古代中国某思想家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列属于该思想家观点的是A.“天行有常”B“小国寡民”C.“以自苦为极”D.“富贵不能淫”
3先秦时期,有一位学者的理论对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体制、权力运行的基本框架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位学者最有可能倡导A.“非攻”B.“无为”C.“齐物”D.“严刑”
4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下列选项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①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A①③B②④C①④②推动了各派学术思想的平等竞争④标志着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D②③
5右图所示为唐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他以楷书著称,其遒媚劲健的书体,虽稍带颜法,却自创一派,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他是
A.张旭
B.苏轼
C.柳公权
D.黄庭坚
6朱熹曾将儒学的经典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了理学的经典,下列属于四书的著作是①《尚书》A①③④②《春秋》B③④⑤③《大学》④《中庸》⑤《论语》D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7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
f料旨在表达“他”A推崇经世致用的治学风气C.指出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B.强调日积月累的学习方法D.主张日常体悟的实践作用
8.明末清初时,有学者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下列属于该学者观点的是A.“众治”C.“天下为主,君为客”B.“循天下之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材料反映了A.君臣平等的思想C.近代民权的理论B.限制君权的主张D.重视教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