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了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方面,反映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加强养护管理,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等内容,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描绘了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纲领,对“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f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趋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第一节发展需求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GDP将年均增长7,城市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外贸进出口将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十二五”末,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00亿人、300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8亿吨。内河货运量达到385亿吨。民航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5亿人、900万吨。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f达到2620亿元。此外,国土开发、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对交通运输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适度规模,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二、运输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必须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将加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高附加值货物运量进一步增加,要求提供安全、快速和可靠的货运服务,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满足对运输速度、质量、服务品质的新要求。随着人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