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无功功率补偿是保持电网高质量运行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当今电气自动化技术及电力系统研究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网中无功不平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输送部门传送的三相电的质量不高,一方面是用户的电气性能不够好。这两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导致了无功的大量存在。在电力系统中,电压和频率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为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供电电压和频率必须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频率的控制与有功功率的控制密切相关,而电压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对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控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同步调相机开始逐渐补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所取代。早期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是饱和电抗器型的。饱和电抗器比之同步调相机具有静止、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其铁心需磁化到饱和状态,因而损耗和噪声还是很大,而且存在非线性电路的一些特殊问题,又不能分相调节以补偿负荷的不平衡,所以未能占据主流。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晶闸管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推上了无功补偿的舞台,并逐渐占据了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主导地位,于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成了专门使用晶闸管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主要包括晶闸管摧投切电抗器(TCR)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现在普遍采用单片机控制大功率晶闸管来投切电容,由于具有过零检测、过零触发的优点,响应速度快,合闸涌流小,无操作过电压,无电弧重燃,从而基本上解决了以往投切时交流接触器经常拉弧至于烧结而损坏的不良情况。开关器件可选择晶闸管和二极管反并联,也可选择两个晶闸管反并联方式。采用晶闸管与二极管反并联方式,只要电容器在电源峰值时投入,晶闸管在电流过零时自动切断,无论电容器的投或切,都不会产生冲击电流和过电压,控制简便,电容器无需放电即可重新投入,从而实现电容器的频繁投切,但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电源电压峰值的两倍。而采取两个晶闸管反并联方式,在晶闸管关断时,如果电容器残压能迅速放掉,那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电源电压的峰值。两种方式相比,晶闸管反并联方式可靠性更高,即使损坏一个晶闸管,也不会导致电容器误投入,响应速度也比晶闸管和二极管反并联方式快,但投资较大,控制更复杂。补偿策略目前可分为三相共补和三相分补两种。三相共补是根据三相总的无功需求来投切电容器组,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