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没有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枯竭。答案:1×2√3×4√5×二、连线题6.将下列对应的内容连线。
答案:三、选择题读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图,回答7~8题。
7.关于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变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2011年的季节变化比2012年大
B.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C.2012年的年际变化比2011年大
D.11月的季节变化最小
8.影响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径流量
D.污染物来源
解析:第7题,读图,根据纵轴数值,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2011年的季节变化比
2012年小,A错。污染物入海通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B对。某一年的变化幅度
是季节变化,不同年份间的差值是年际变化,故2012年的季节变化比2011年大,C错。图
中11月的年际变化最小,而不是季节变化最小,D错。第8题,长江主要污染物是由径流
3
f带入海洋的,影响入海通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径流量,C对。气温、降水、污染物来源不是入海通量的直接影响因素,A、B、D错。
答案:7B8C读漫画,回答9~11题。
9.该漫画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水体污染
B.全球变暖
C.自然资源枯竭
D.生物多样性减少
10.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A.开矿毁坏岩层
B.任意排放废弃物
C.乱砍滥伐森林
D.过度抽取地下水
11.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的影响是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从地下深处超采地下水,说明自然资源枯竭。第
10题,人类从地下深处获取地下水,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第11题,由于地面沉
降是不均匀的,地面可能变得不平,进而影响交通线路的安全。
答案:9C10D11B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图示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4
f1据图简述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2甲、乙、丙三个阶段中最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是____________,并简述其原因。提示:1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环境影响人类社会。2乙人类从环境中过度获取物质和能量,过度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产生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可用下图来说明。
1明确内圆、外圆及内外圆之间空间的含义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外圆代表人类社会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