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游游》教学案例
嫩江第四小学张雷一、教学设计思路:
鱼儿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鱼儿游游》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材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教学过程的设计:1、卡通片引入,激发课堂兴趣“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而且在看海的时候,海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致。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看一看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呢?”“”,播放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鱼儿游游》,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2、观赏分析,感知鱼儿形状
用课件展示一张不同形状的海洋鱼组成的画面并问是由哪些形状
f组合而成的?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当鼠标移动时不同几何形外轮廓都会变色,这样虽然画面色彩丰富,但学生却能发现这些鱼都是有什么形状组成的,在这里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