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的框支梁为偏拉构件,应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r
r
2、框支梁高度不小于16梁跨,宽度大于上层墙厚的两倍及400mm。r
r
3、当底层为大空间商场,层高比较高时(5m),注意墙厚的取值(根据抗震等级)。r
r
4、当底部大空间层数大于1时,应注意此时上部与下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的计算取值(与底部大空间只有1层是不一样的,详细参见JGJ32002附录E)r
r
以上只是我们在设计时容易忽略的几个地方,实际上关于框支剪力墙结构的问题还有很多,希望大家一起来指出,共同完善!r
r
6、sat电算时注意考虑02Qr
r
做短肢剪力墙结构时,注意筏板基础墙梁抗剪计算,梁支座是否成立,尽量不做主次基础梁。r
r
筏板边跨注意按规范乘以12系数放大。r
r
屋面板双层双向配筋或附加温度应力钢筋。r
r
楼板阳角附加钢筋r
r
跨度大于20m挑梁注意计算竖向地震。r
r
挑梁下铁筋不要太小,03倍上铁较好,对绕度、裂缝有好处。r
r
梁高600增加腰筋r
r
连梁注意加腰筋,配筋率03r
r
暗柱配筋注意不要只看首层计算结果,往往二层配筋也较大(首层层高高,二层小,首层刚度小于二层)r
r
计算结果注意层间位移和比值,注意不大于15r
r
周期注意第一扭转周期和第一平动周期比值不大于09r
r
注意下层刚度和上层刚度比值应满足规范要求。(70要求)r
r
嵌固层的选取注意层间刚度比满足规范要求。r
r
7、1,作高层是还要注意计算结果的“六个比”r
r
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r
r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r
r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r
r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见抗规342。r
r
5、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求见高规r
r
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要求见高规。r
r
2,对楼主的13条我认为还要注意角柱的配筋有时后计算配筋小于构造配筋,要注意验算r
r
3,同意搂主梁宽350的说法,梁宽350梁支座上部刚好能配5跟25的钢筋,300宽就不行。r
r
4,画大样时,我都是在建筑图上直接画的,可以更好的理解建筑意图,省时省力。r
r
8、1焊接会使钢材材性改变,推荐采用机械连接。r
r
2满足了04laE和弯折15d后,不一定要满足加起来后的laE。r
r
3正常排的箍筋不得作为承受集中力的吊箍。r
r
4有效高度的控制:r
r
配筋率≤25,受压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