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较差且平时表现积极的学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为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实行激励评价机制,让他们感到自己“我能行”,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的选择
长期以来,教师都过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过多追求成绩,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在教学难易程度上有较大的变化,一是学习的难度降低,对分层学习提出了要求。二是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的科学性、民主性加强,教师的作用与角色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主要采用的教学内容以田径、球类为主,田径进行了长跑和快速跑的学习,这项进行的内容变化不大,但在学生的跑的素质方面的难度有所降低,学生比较容易达成目标,在球类教学的学习中,以基本动作技术和教学比赛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很高。
五、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不认真的表现。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唯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这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教学方式。这里所说的“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放”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锻炼,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教师在思想上放心,在实践上放手,这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
六、一节好体育课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
体育课要瞄准未来,要使学生培养健康的意识,养成锻炼的习惯。同时还应让学生学到锻炼身体所必须知晓的原理和知识,教会学生保健、安全、救护等基本本领。有人说:“在未来的竞争上,我们能赢在创新上,千万不能输在体质、精神和心理素质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指挥自己的身体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实实在在地进行身体锻炼,从锻炼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改变学生对快乐的认识,“快乐”,不是学生想怎么快乐就怎么快乐,不是简单的“笑”和“汗”,而是在严格的纪律保证下,加强基础练习,增强练习时间,练习负荷,让学生突出运动技能和运动技巧,在掌握基础上快乐,在掌握技能上快乐,从思维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