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的标准,分清教育实践中的是与非、善与恶,自觉地抵制一些消极势力的影响,从而提高遵守教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进行师德修养,不仅要了解修养的根本途径,还必须学会掌握修养的科学方法。教师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以下方法是应该引起重视的。方法一是做到“慎独”。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不能离开的,要深刻检查自己的行动,警惕是否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既是一种修养方法,又是人们在修养中所形成的一种道德感情和道德信念。它使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按照教师道德规范去行事。“慎独”还是一种高度自觉性的表现。一般来说,教师在集体生活中,有组织和同事们的监督,注意自己的言行还比较容易,而在无人之处,别人永远不会知道的情况下,能否严格按照道德标准去行动,就要看其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了。做到“慎独”很重要,也很不容易,要经历一个由不十分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思想斗争和锻炼的过程。如果不能养成“慎独”的品质,在自己内心深处为不道德的东西保留一块合法的小天地,天长日久,必定危害别人,危害集体。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不断锻炼和改造自己,达到“慎独”的境界。方法二是要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道德修养离不
4
f开外部的条件和作用,但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和高度的自觉性。因为教师道德修养的本质是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贵在自觉,教师在进行道德修养过程中,要勇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之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难免有过失。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可以洗刷思想上的灰尘,还可以提高自己辨别是非、荣辱、美丑的能力,是个人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要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取得好效果,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批评是帮助别人认识和纠正错误,自我批评是认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它们都是认识和纠正错误的手段,相辅相成。
一方面,要勇于和善于批评。对于教育领域、社会生活中的那些违背人民利益,违背社会主义道德,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要采取严肃认真、与人为善的态度进行批评;在方法上要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