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许可)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七、词语活用归类
);今义:
f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择善而从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6匹夫不可夺志7富贵浮云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
作风吗?”
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
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