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大部分企业在技术上仍然处于较低层次的模仿阶段,国内多属电动工具生产企业面临着品牌和创新能力缺失的困境。因此,行业下游议价能力不强。
(三)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电动工具行业需要运用多种综合学科,技术难度较高;且行业属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需高额的资金门槛;其次品牌效应和销售渠道也是行业内企业赖以生存的衡量指标,而这些对于新进入者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因而行业潜在威胁不大。
图表3: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指标
相关分析
结论
行业盈利能力
行业盈利能20112012年,电动工具行业产品销售利润率维持在19以上,与普通电缆相比,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力对新进入者的吸引力较大
1)政策壁垒: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进入壁垒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指出,除了用于新能源、信息产业、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特种电线电缆以外的电线、电缆制造项目属限制类项目,电动工具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政策壁垒较低
2)技术壁垒:电动工具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企业的掌握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
技术壁垒较高
5
f前瞻产业研究院
指标
相关分析
结论
3)认证壁垒: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部分电线电缆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管理,同时各行业对电缆性能要求不同,对电线电缆入网也提出了种种认证方面的要求,如通信行业、铁路行业、船舶行业、采矿业等均有相应的行业准入要求。认证体系多,壁垒高
企业反击程度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原有电缆企业的客户主要以大客户为主,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对新进入者瓜分客户资源,有较强烈的反应。
反击程度较大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电动工具行业研究小组整理
(四)行业现有企业竞争分析
以下以2009年数据分析为代表,最新数据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电动工具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
近年来,中国电动工具行业迅速成长,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一个竞争性的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有所提高。截至2009年末,中国规模以上的电动工具生产企业有304家,经过快速发展阶段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锤炼,在长三角地区及珠三角地区形成了较大的产业群,这些地区的产业集聚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使培训、金融、开发、市场营销、出口等方面形成互动,促进了电动工具行业的发展。截至2009年末,电动工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民营企业有229家,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