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体征消失,经骨密度检查明显升高;有效:经治疗后腰痛症状及体征好转,经骨密度检查明显好转;无效:经治疗后腰痛症状及体征无好转,经骨密度检查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f15统计学方法本组疗效的数据经卡方软件v161版本检验,各项参数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骨密度的数据经spss130软件处理,以χ±s为计量单位,期间采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2l4骨密度明显对比治疗前增加,观察组增加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后疗效比较[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
38)18(474)17(447)3(79)921对照组(
38)15(395)14(368)9(237)763x2127129938938p>005>005<001<001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2l4骨密度比较[χ±s,gcm2]组别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38)055±010073±007对照组(
38)057±010069±008t1182382317p>005<005
f3讨论中医角度中无骨质疏松症此一名词,一般为“腰腿痛”、“骨极”、“骨枯”、“骨萎”等,在中医学中认为,人体进入中老年期后,多存在元气不足、肾中精气亏虚,对血脉的运行造成影响,而“肾者,其充在骨”、“肾主骨生髓”,认为五脏六腑的精气皆集中在肾,肾可生髓,髓可充骨,因此,认为肾的精气盛衰会直接影响到骨密度的衰退及骨骼的生长,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应为骨质疏松症中占大多数。本文通过采取补肾活血法,以自拟的补肾活血方剂进行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总有效率达921,而单纯补钙治疗的效果仅为763,二者疗效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同时采取补肾活血法治疗后的l2l4骨密度显著增高,且明显优于单纯补钙治疗。本文的自拟方中,以茯苓、黄芪、白术进行健脾和胃、补气、益气活血;牛膝、骨碎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鸡血藤、丹参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止痹痛;山茱萸、淫羊藿、补骨脂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桑寄生、续断、杜仲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止痹痛;加之灸甘草调和诸药。能够共同起活血化瘀、强筋壮骨、通经活络、止痛、补益肝肾的功效,能够有效促骨细胞生长发育,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增加骨密度,促骨髓生成,使骨形成的速度快于骨吸收,显著地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