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易混词语辨析及练习
1、必须必需:前者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者动词,作谓语,还可作定语。2、颁布公布:前者内容常是法令等;后者内容常是方案、名单、帐目、成绩、数字等。3、辨别鉴别:前者指分辨、区别;后者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4、度过渡过:前者通常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岁月等;后者常用于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5、遏止遏制:前者着重于“止”,通常用于战争、进攻、暴动等;后者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常带宾语。6、妨碍妨害:前者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后者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7、法制法治:前者法律制度;后者指根据法律制度治理国家8、考查考察:前者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对象通常是人们的行为;后者指通过观察、调查来研究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对象通常是客观事物,如山川、地质、工程等,有时是人,如干部等9、截止截至:前者指(到一定期限)停止,不及物动词;后者截止到(某个时候)。10、学历学力:前者指学习的经历,指在哪所学校毕业;后者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11、爱好嗜好:爱好多用于好的方面;嗜好多用于不好的方面。12、不免难免: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13、窜改篡改:前者的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文章、古书等;后者的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理论、政策、学说、历史等,尤其强调用作假的手段改动。14、淡薄淡泊:前者有四种用法,一指云、雾等密度小;二指味道不浓:三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四指印象不深;后者指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15、而后尔后:“而”是连词,“而后”是“以后,然后”的意思,用在两种动作行为之间,表示后一种动作行为在前一动作行为之后发生,如:确有把握而后再动手;“尔”是代词,有“这,那,这样,那样”之义,用以指代前面说过的事物,“尔后”指“从此以后”。16、反映反应:反映主要有两种用法,一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二把情况告诉有关的人或部门;反应的用法也有两种,一指人或物针对某种影响而产生相应的活动,二指化学反应。17、分辨分辩:前者是辨别、区分,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上区别;后者是辩白、辩解,指用言辞论证以说服别人。18、工夫功夫:前者有两种用法,一是指时间,如“学雕刻很费工夫”,二指在某些方言里;后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