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串讲讲义
课程介绍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
《中国法制史》,全称为中国法律制度史,是法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既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必考科目,也是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它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中国法制史是一门专门研究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比较重要的法律思想、立法和司法活动等在内的各种法制现象及其发展规律。2.中国法制史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是法学与史学的交叉。作为史学,它的基本功能是呈现历史的真相;作为法学,它是一门基础性、理论性的学科,有助于我们通过历史上的各种法律现象来认识法律的一般规律。因此,要学好中国法制史,必须要把法学理论与史学知识结合起来。
二、教材的选用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指定教材《中国法制史》,该书由王立民教授主编,北京大
学出版社出版(2008版)。
三、章节体系全书按照朝代顺序分为17章,起止范围是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一直到革命根据地时期。分别是:
中国法的起源与夏商的法律制度西周的法律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秦朝的法律制度汉朝的法律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隋唐的法律制度五代十国与宋朝的法律制度辽、西夏、金和元朝的法律制度明朝的法律制度清朝的法律制度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晚清的法律制度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北洋政府的法律制度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根据地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考情分析一、历年真题的分布情况
总结:(1)第十六章(南京国民政府)、第二章(西周)和第七章(隋唐)占分值比例最大,是考试的重点章节。这几章也比较容易出大题。(2)第十二章(太平天国)、第十章(明朝)、第十五章(北洋政府)近年出题较少。但其中明朝的法律制度不可轻视。
二、历年真题结构分析(一)单选题(30题×1分30分)总结:(1)最近四次考试中,出单选题最多的是第十三章(晚清)、第七章(隋唐)和第二章(西周)。说
1
f明这几章易出选择题。其中西周和隋唐也位于全书出题分值最多的章节之列。(2)出单选题最少的是第十二章(太平天国)、第十五章(北洋政府)、第十六章(南京国民政府)
和第三章(春秋战国)。但须注意其中第十六章(南京国民政府)是全书出题分值最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