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50分钟100倍450度保温时间50分钟400试样450度保温时间50分钟400倍
f450度保温时间60分钟100倍
450度保温时间60分钟100倍
450度保温时间60分钟400倍
450度保温时间60分钟400倍
思考题:
(1)金属经过冷塑性变形以后其金相组织处于不稳定状态,因而在随后的加热升温过程中,会出现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三个过程。再结晶退火后金属发生软化,即加工硬化被消除。再结晶后金属
f的机械性能取决于晶粒的大小,而晶粒的大小则受预先冷变形度和再结晶温度的控制。对于这样的结果,分析为什么?
答:塑性变形时,随着金属晶粒形状的改变和纤维化,晶界各种夹杂物和第二相的形状及分布也将改变。塑性好的将被拉成长条形,塑性差的在拉长时发生断裂,成为沿金属纤维分布的索状物,脆性大的则被压成更细的颗粒。而温度越高,位错的攀移和亚晶界的移动,转动及聚合都变得容易。因此使形核率增加,同时温度升高,晶界迁移率越大,长大速率也随着增大。
(2)变形度对再结晶后晶粒长大的影响特别显著。金属存在一个能进行再结晶的最小变形度,此时会得到过大的晶粒,该变形度被称为临界变形度(铝大约3),当超过临界变形度时,金属的变形度越大,再结晶的晶粒越小,而超过80变形度后晶粒又变大,为什么会这样?分析原因。
答其原因是当变形量太小时不足以形核,在临界形变量时,N很小,G较大,根据dGN14形成粗大晶粒,而当变形量增大时(GN)降低。晶粒尺寸变小。超过一定变形量如80后再结晶温度将趋于某一极限值,成为最低再结晶温度,再结晶温度越低,位错攀移和亚晶界的移动、转动聚合都变得困难N变小,同时温度降低,晶界迁移率越小,G也随之减小(GN)变大,晶粒又变大。
(3)当变形度一定时,加热温度越高,再结晶进行的越快,再结晶后形成的新晶粒也越大,分析什么原因?是否总是这样?
答:加热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晶界迁移速率越大,G越大,新晶粒越大
硬度测试450度25拉伸热处理布氏硬度
处理时间未处理
40分钟50分钟60分钟
直径mm
10175
1185
125
129
布氏硬度
735
533
475
444
f450度25拉伸热处理硬度值
8070605040
未处理
热处理40
热处理50
热处理60
25
450度小组硬度综合表
试样
255075100平均硬度值
冷变形试样保温40mi
保温50mi
保温60mi
73574376376375153349246955351175475440442444450254444074404194275
再结晶温度:450℃450度小组硬度综合图
变形量:57
变形前硬度:
f拉伸25晶粒度测量
序号
图像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