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学校的课程改革面对极大的挑战:学生的选择权要得到充分尊重,“选课走班”教学要有序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要有效开展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始终把“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价值基础,把核心素养培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以“选课走班”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新常态实施。2014年,学校从高一年级开始进行必修课分类分层走班探索,如今,全校三个年级均已进行选课走班教学。一、怎么选新高考由现行的“3文综”“3理综”模式转变为“33”模式,充分赋予了学生按照自身意愿选学、选考的选择权,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要落实好学生的选择权,首先要解决“怎么选”的问题,如何加强生涯规划教育是新高考政策对学校提出的第一个挑战。学校生涯规划的基本目标是有效引导每一个学生学会选择最符合自身志向、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课程与考试科目,提前规划适合自己的人生发展道路,帮助他们树立志向、激发潜能,为未来的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校设置了“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开设生涯规划指导课,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生涯社团、个人生涯咨询“四合一”的教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制定学业规划、了解职业需求和培养决策能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有:1正确认识自我。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心理评估的专业工具与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所长、兴趣所在、价值所向,促进自我意识的提升和自我和谐发展。2制订学业规划。结合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引导他们在明确高中阶段课程设置及学习与考试要求的基础上,对整个高中期间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考试科目进行科学的选择与规划。3了解职业需求。学校除了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通过实践活动(主要有生涯讲座、企事业单位参访、“跟随父母工作一天家长正能量工作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专业访谈和生涯访谈、“生涯微视频”设计大赛等六个方面)来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和经历,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职业现状和需求的认识,发现自我与社会、与职业的内在联系。4培养决策能力。引导学生在面对生涯决策时,能够综合运用自我、学习、升学、职业等各方面信息,完成自己的生涯决策和规划,培养生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决策能力和规划能力。高一,借助常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唤醒学生生涯发展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我想做什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