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育英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上课教师上课时间
小组教师科目
语文
班级
课题
15散文两篇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臼齿,茸毛,蔓延,凋谢,洗涤”
2、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3、概括本文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2、要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1、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2、揣摩文章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法学法
引导法
自读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修订、增减
第一课时《永久的生命》
一、导语: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
二、走进作者:(由学生发言,检查预习情况)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汉人。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2005年7月20日病逝于北京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你不太
17
f理解的语句。
臼齿jiù茸毛ró
g蔓延mà
凋谢diāo洗涤dí俯瞰kà
遏制è
2、选两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评点: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四、合作探究: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只能“听天由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段地创造新的生命。
3,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