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检验员考试》初级、中级、高级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猪宰后检验,头部必检的淋巴结是颌下淋巴结。
2.以下哪种动物产品不属于《动物防疫法》调整的对象。
3.猪宰后检验时,发现在心内膜上(特别是二尖瓣)有菜花样赘生物,应重点怀疑为猪丹毒。
4.以下哪种动物疫病属于《动物防疫法》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兰舌病、牛瘟、牛肺疫、非洲猪瘟、猪瘟、猪传染性水泡病、鸡瘟、非洲马瘟。
5.宰后检验可见,棘球蚴在动物体内最主要的寄生部位是肺和肝脏。
6.宰后进行猪旋毛虫检验时,采样部位应为膈肌、舌肌、腰肌。
7.采取病理组织材料后,应立即放入通常使用10福尔马林。冬季90酒精溶液内固定。
8.猪淋巴结的正常颜色多为粉红色。
9.牛、羊宰前停饲管理时间,一般应为24小时。
10.猪钩端螺旋体病,宰后检验时可见的典型病理变化是皮下组织黄染,胸腔和心包有黄色积液,内脏广泛发生出血点,肝肿大,黄棕色,胆囊肿大,膀胱积血尿,淋巴结肿大,肾肿大,表层有灰白色病灶。牛、羊除上述变化外,皮肤有坏死灶,口腔粘膜溃疡,乳汁带白等变化。
11.宰前、宰后检验时,发现牛的下颌骨肿大,应重点怀疑此牛可能患牛炭疽。
12.宰后检验时,发现屠畜患有阴道炎、子宫炎或睾丸炎、关节炎等。往往显
示此屠畜宰前可能患有猪布氏杆菌病。
13.猪炭疽多表现为咽喉部和腮腺部显著肿胀可使患病猪颈部一侧发生急性肿胀,肿胀局部皮肤呈紫红色,吞咽和呼吸困难,严重者窒息而死。。
14.出现白肌病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屠畜生前运输、拥挤以及捆绑、热、电等刺激引起的。
15.在屠宰检疫中,所指的“三腺”是指动物的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
f二、填空题1.屠畜的宰前检验方法,应采用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2.《动物防疫法》所指的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和动物寄生虫病。3.在我国动物检疫总体上可分为国内动物检疫和口岸动物检疫两大类。4.宰后检验中,选择被剖检的淋巴结的原则是:首先选择淋巴结也范围广泛,具有一定区域的代表性的淋巴结,其次选择位于浅表和便于剖检的淋巴结。
动物检疫检验员考试试卷(A)第3页(共6页)5.市场检疫的主要方法是监督检查。6.根据消毒的时机和目的不同,消毒可分为预防性消毒、临时性消毒和最末消毒。7.黄脂肉仅表现为脂肪组织发黄,其他组织不呈现黄色。8.宰前检疫的组织,可分为进场验收、留养检疫、宰前复查三步进行。9.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