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的反思
在我们农村,随着农民工不断涌入城镇务工,留守儿童在不断增加,农村小学后进生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给当地学校教育与管理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缩小后进生的队伍,使公平教育各方面条件还有限的农村学校得到初步的体现,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一些条件。“后进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以及文化学习成绩距离基础教育学习的目标都还较远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在班集体的负面影响却大,他们不能完全遵守小学生守则,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甚至还会影响其他同学向教育教学目标相反的方向发展,给学校工作带来一些困难,甚至造成社会上一些误解。“后进生”行成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单从家庭方面来看,多数后进生的父母都外出务工,真正的家庭教育形成空档,只是由爷爷奶奶或者由其他亲友代管其衣食住行而矣,缺乏实质性的亲情教育,不甚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易使学生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校内外行为不一致,放任自流,在加之当今社会的种种不良影响和误导,学校个别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当,学生自身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发展障碍,造成他们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缺乏必要的自控能力,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不思学业,纪律松弛,甚至放荡捣蛋,有变成“害群之马”的倾向。转化后进生,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除了进可能消除造成他们后进的外在因素外,要着力培养他
f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自觉自愿地配合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已达到转化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结合多年从教经历中的得与失,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的做法。第一、要在班集体中形成善意和谐,平等融洽的氛围,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教师要身体力行,尊重并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爱护学生积极向上,自我完善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到较好的发挥。教师对所有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对后进生切忌冷眼、讽刺、训斥,而要和蔼可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出表率;在许多事情上还要多照顾他们一些,比如上课提问多让他们回答,班上的事情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增加对后进生作业当面批改的次数多一些,对他们的缺点要及时指出,交谈时要平心静气,和颜悦色,使他们真正了解到老师的母爱之情。当其他学生看到来自老师的态度时,也会自觉跟上来,和老师站在一起帮助他们。从而使他们在心里上排除对老师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看到小伙伴们对他们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