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6武夷山中谢枋得①(宋)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分)(3答:(1)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总结】借助意象挖掘思想内容。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物象,诗人的主观情感总结】借助意象挖掘思想内容。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物象,往往通过一组或一二个精心选择的具体物象来体现。把握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往往通过一组或一二个精心选择的具体物象来体现。把握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问题】请分析概括本诗作者的观点态度。【答案】这首诗通过写寻袁拾遗不遇、袁被远地流放之事,表现出作者对他的深深挂念,流露出对才子被流放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解析】这是一首叙事的诗。写自己到洛阳去寻访“才子”袁拾遗不遇,原来他被流放到江岭去了。我们从‘才子”和“流人”的对比中可推知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君主的昏庸。从三、四句我们还可以体味出作者的另一层感情来:作者深深挂念着被远地流放的袁拾遗。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总结】明确诗歌所写的内容通过所写的内容,揣摩诗人抒发的感情,【总结】明确诗歌所写的内容人、事、景、物;通过所写的内容,揣摩诗人抒发的感情,阐发的观点态度,表现的人生志趣或感情、道理、情趣阐发的观点态度,表现的人生志趣或感情、道理、情趣。(三)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问题】1、首联描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