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比较与发展路径
【摘要】湖北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湖北农产品“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的功能远未发挥。本文分析了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比较了不同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差异化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对策思路。【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差异化发展“湖广熟、天下足”,湖北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禽、蛋、菜、果、茶、中药材、食用菌、魔芋及淡水鱼生产基地,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研究湖北高效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对降低其流通损耗和物流成本,构建湖北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制约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鲜农产品生产量和流通量的逐年增加,国内冷藏冷冻食品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冷链物流的经济及社会效应日益显现,但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以下严重制约。1、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供给资源严重缺乏湖北农产品冷链资源集中于武汉市区,除白沙洲市场的近10万吨冷库外,还有万吨冷储、武汉肉联、山绿集团、东西湖3万吨冷库等,总容量已突破20万吨,并有40万吨的冷库在建中。但湖北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部分在屠宰或储藏环节采用了低温处理的产品,在运输、销售等环节又出现“断链”现象,全程冷链的比率过低。与湖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巨大需求相比,仅“高温冷库”一项的需求缺口就高达5万吨,其供应远不能满足冷链物流需求,是制约湖北省农副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2、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除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之外,冷链物流装备落后、单一,通用型冷库居多,专用库匮乏,缺乏适应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支撑,一部分生鲜农产品产后无法在低温环境下分等分级和加工包装,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困难,更无法形成航空、内河、公路和铁路物流网的“无缝对接”,与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达95相比,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差距巨大。3、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具有统领和润滑作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生产与市
f场的对接。湖北县级以上政府公共信息网络较健全、信息量较大,但农产品产销信息的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