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怀着满腔的激愤离开四川,回到北平。有人说,陈衡哲自幼富有男子气,直言快语,豪爽不羁。关于她的性格,她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有些行为,好像是矛盾的,譬如说:喜欢写文章,而怕毛笔字;颇喜饮酒,而最不想干杯;勇于改过,而对原则却不愿牺牲;喜欢朋友,却厌恶应酬。”陈衡哲作为作家,她的作品并不丰富,只有短篇小说集《小雨点》《西风》及《衡哲散文集》,英文著作几册及其他小册子。另有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社会科学著作《西洋史》《文艺复兴小史》《欧洲文艺复兴史》等。陈衡哲以白话从事文学创作,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作家之一。当文学革命蓬勃兴起的时候,“首先响应拿起笔写小说的作家最先是鲁迅,第二个就是陈衡哲。她是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女作家。”实际上,她发表白话小说,比鲁迅还早一年。陈衡哲的创作,基本上不以热烈的感情作渲染,而是能理智地支配自己的情感,她的作品不是自叙传,没有出现旧时代多愁善感的女性的形象,而是取材于广泛的人间,客观地描写一切事物。同时代作家贺玉波评论说:“她的作品是相当成功的,那就是能够利用自然界的景物,写成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并且能够利用难于解决
f的问题,作成问题小说。从这两点我们可以得知她对于西洋文学是极有心得的。”对于她的小说,陈敬之也说:“她是一个在技巧上能舍弃第一人称而改用第三人称来描写的女作家,尽管在创作上和其他一般女作家一样,仍然有赖于她的那一股炽烈的感情作为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但她与一般女作家有所不同者,就是她却能进一步地把这一股炽烈的感情,透过严肃的理智,冷静而客观地描写社会和反映人生。所以她不仅能够从各方面找寻写作题材,而不必以身边人物和身边琐事为限;而且还能够以卓越的意境,华丽的词藻,运用她的类似象征派的手法与接近理想主义的作风,借以表现她在文艺创作上的独特风格。”中国新文学已经跋涉了七十多年。如果我们要建立一座光辉的里程碑,那么这纪念碑上,一定要写下这个曾被人们遗忘的名字陈衡哲!节选自《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传》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前半部分绕开陈衡哲在文学上的贡献而叙述其他内容,可以让读者对她有个全面而真实的认识,也为下文写其创作特点作铺垫。B陈衡哲幼年在家读书,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尤其是
f舅舅的教导和鼓励,使陈衡哲抛弃了不喜欢上学的念头,激发出奋发向学之志。C留美期间,陈衡哲在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