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期中考试总结期中考试已经结束,针对学生情况及我个人情况做以下几点分析:1对于七年级的学生,除了上课时间,课下没有抽出时间来关注后进生的补习,全由安排的负责学生执行,导致后进生以为老师放弃他们而自暴自弃,后一阶段要对这些孩子多些关注,有必要的话,跟孩子谈谈心。2班级学生中,有5个学生在小学时已经被老师列为放弃学生,所以到初中后,即使换了新环境,可孩子们的心态并没有发生改变,都认为现在的行为要比小学时好的太多。还有一个原因是家长的态度,孩子们的家长已经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了,对孩子没有太多的要求,只希望能坐在教室里,听话即可。但这种现象感染了一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孩子,所以导致后进生人数增加。后期需挨个儿疏导,必要的话,家校联手共同帮助孩子成长。3看似班级里的好学生,但是他们的成绩并不是很好,普遍没有尖子。这种现象跟他们长时间的学习习惯有关。从本届7年级开始,大部分学生都来自于我们本校多年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长时间不变的习惯坚持,导致孩子们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初中和小学的学习要求是不同的,单拿英语这个学科来说,小学考试基本是原题呈现,而初中要求的是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长期的禁锢必然会规矩,但没有菱角。尖子生也被磨成了普通学生。走廊里有句话,不课改过不了明天。一种新型的课改并不代表可以适合于任何一届学生,任何事物都在变,社会在发展,每一届孩子们所接触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必然会走进死胡同,可能眼下不会,但绝对不会长远。每一年的中考及高考大纲要求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书写,将来肯定会有发音标准化要求。单就看现在,书写是关键。所以就我个人的观点,小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对初中的铺垫,初中是对高中的铺垫。小学以读写为主,写的量不在多而在字迹标准化,说的不在快,而在注意语调,情绪,清晰化,重点是让孩子张嘴说话。初中重在培养孩子的预习功底,课堂是孩子的,只教方法,不灌输知识。没有一成不变的,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运用。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模仿我者死,仿照我者生。没有谁说的话永远都是对的,开动脑子想适合学生的方法。只有活水的注入,学校的发展才会更好。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