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段生态意识在景观设计中也有所体现。设计师们从对形式美及优越文化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关注,
f开始了解并懂得植物比人工大坝更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微生物比化学品更能持久地维持水体干净;泥质护岸比水泥护岸更经济持久;自然风比人工空调更有利于健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景观设计学也不再仅仅是艺术化地布置植物和地形,而是可以经历种种客观分析和归纳的,有着清晰界定的学科。
3科学技术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20世纪末的高、新、尖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这一时期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灵感。科学思想本身作为当代文化的一部分,也在客观上促成了未来派、风格派、解构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形成。塑料制品、合成金属、玻璃纤维、光线照明设备在设计公共景观时被大量使用,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景观设计的表达语言。(二)现代文化对景观设计发展的意义现代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就是它为大众而设计。因此,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影响下,环境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人群的文化需求,这样才能体现出环境对所有人的关爱精神。现代景观设计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知识渗透的广度可以概括艺术、建筑、人文、历史、心理、地域、科技等力一面。即使是传统景观仍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并且,从今天的视角看,传统的纯自然景观之所以能够成为景观,是因为它们和人类之间产生了一种交流,这种交流恰恰是精神因素使然。
f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特别是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
有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宗教性等特点,它也可以说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求。生存在不同区域的人们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创造着不同的环境文化,这就创造了灿烂的地域文化特色。
四、景观对文化的挖掘与渲染现代景观设计中所面临的最重要和难以解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文化因素的表现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相对于文化因素来讲就是要实现文化价值的不断提升。只有从纵向的历史角度以及横向的地域角度找到准确的坐标点,才有可能在景观设计中创造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文化因素。现代景观理论中所提倡的环境设计对文脉的重视以及精神场所的建造归根结底都是由设计中对文化因素的表现以及景观受众的认知程度来决定的。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在于感发心情和契合心情而得到的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