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的封建主义经济仍居绝对优势近代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到1920年仅仅是5,封建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在中国仍有雄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⑵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从人力、财力各方面为军阀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袁世凯就是及时抓住清政府缟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⑶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从国际形势看,主要是由于列强侵华政策的改变: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一变初衷,开始物色代理人并通过代理人攫取所需权益,袁世凯正是适当的人选,于是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给袁以有力的支持。3、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袁世凯运用封建权术,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通过军阀集团而稳操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终而控制了全国。二、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原因1、在半封建的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使各地区可以自给自足地独立存在,为军阀提供了割据一方的客观条件和物质基础。军阀本身就是一定范围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大大小小的地主从经济上支持本地区的军阀,同时又在军阀的武力庇佑下,维护自身在地方上的政治特权。这是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经济条件。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争相扩大侵华特权,逐渐形成了多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为了维护和扩大侵略特权,他们都采用了扶植代理人的办法,清朝政府和袁世凯都曾是帝国主义侵略、控制中国的工具。袁死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物色新的代表,而大小军阀势力恰也需要帝国主义的支持来壮大自己的力量,以压倒对手。在列强的扶植下,很快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是导致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外部条件。
f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三、北洋军阀的性质北洋军阀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带有近代化的特征。北洋军阀以及所有的近代军阀与古代军阀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们都近代化了,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主义的色彩。古代军阀的封建性更强,而近代军阀的近代化程度更高。北洋军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近代中国的主要统治势力是帝国主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