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精品文档
微生物学资料
第一章:1.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有何区别?其结构对细菌的致病性、药物敏感性、革兰氏染色性有什么影响?答:革兰阳性菌:强度较坚韧,厚度约2080
m,肽聚糖层多,可达50层,呈三维结构,肽聚糖量多磷壁酸,外膜,脂多糖,脂蛋白,致病性菌多产生外毒素,对青霉素敏感,革兰染色,呈紫色。革兰阴性菌:强度较疏松,较薄,510
m肽聚糖层数少,13层,呈二维结构肽聚糖含量少,磷壁酸,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致病性多产生内毒素,药敏对链霉素等敏感,革兰染色性-,呈红色。2、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答: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G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而G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较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菌呈红色,而G菌仍为紫色。意义:证明了G和G主要由于其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了物理特性(脱色能力)的不同,正由于这一物理特性的不同才决定了最终染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色反应的不同。3、什么是缺壁细胞试简述4类缺壁细胞的形成特点实践意义。P17答:缺壁细菌是指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或在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发生缺细胞壁的细菌。分为4类:1)L型细菌专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新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细胞膨大,成油煎蛋壮菌落。2)原生质体彻底人工除尽。3)球状体残留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4)支原体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也是油煎蛋壮。4、何谓“栓菌试验”,它何以证明鞭毛的运动机制?答:把单毛菌的游离端用相应抗体“栓”在载玻片上,然后在光镜下观察该细胞的行为,发现该菌只能不断的打转而未作伸缩挥动,因而证明了旋转论的正确性。5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答: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核心中的水分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失水的核心赋予芽孢极强的耐热性。6、菌落:由一个或少数几个细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