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青海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方向
作者:吕旭章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年第04期
一
民族传统文化是保持民间舞独特个性的核心,它是该民族的传统积淀,在发展中是不能轻易被改变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具有个性的民族文化,是被包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区别的民族独有的文化,其中包括“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包含着物质基础与人文因素。……像生产劳动方式、社会结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系属以及民族的融合与迁徙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天,我们强调民族民间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艺术的世界性是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成为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一直以来,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具有了真正民族性的艺术才能为世界所赞誉称道。所以,今天的舞蹈创作者、舞者应该也必须充分挖掘、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才能够让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更加发扬光大。就青海民族舞蹈而言,特色鲜明的有土族舞蹈、热情奔放的藏族舞蹈、风情万种的撒拉族舞蹈等,这些风格迥异的民族舞蹈艺术是世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艺术资源,我们今天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充分珍惜,努力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珍贵的艺术资源。
二
历史上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我们知道,历史上由于青海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青海民族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象;这个“特定群体”是指青海各少数民族的广大民众。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