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以自我为中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毕竟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内心的自我不可侵犯,一旦受到侵扰,因为性格不同,他们表现出来的状态就不同。外向型的孩子多表现为攻击、引起别人注意,而内向型的孩子多表现为过分依恋家人。有的兄弟之间的妒忌会令被忽视的孩子用攻击弟弟妹妹或夸张的方式赢得父母的关注,而另一方则更加依恋父母。愤怒是内心一股强大的力量,有些孩子会借助这股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会在生气的时候把平时不敢做的事情都做出来,通过哭闹、大人、耍赖等手段来发泄他们的不满或达到他们的目的。当两三岁的孩子在身体不舒服或者感到有压力的时候,比如,生病、困倦或疲劳、饿了的时候,由于孩子的容忍度较低,会表现出一些负面的情绪。另外,当孩子有挫败感的时候,比如受到父母的指责,感到自己不如小伙伴,或表现不好怕收到批评时,也会表现出不良的情绪。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就是引导孩子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成人一样,孩子也会有悲伤、愤怒、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因为负面情绪所表达出来的是孩子内心需求的不满。如果我们这样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别闹了。”这等于否认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就会认为,有情绪是不对的。他们就会慢慢把这些不良情绪压抑起来,压抑过多就可能会形成人格障碍。其实负面情绪也有它的积极意义。比如害怕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羞愧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事有欠缺,体验过难过的孩子,会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悲伤。所以,我们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表达,应该接纳孩子、理解孩子,有了父母的接纳,孩子就能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帮助孩子解决其他问题。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