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编号01主备人:备课时间:8月30日审核人:【学习目标】1知道诸子百家。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3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梳理】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诸侯兼并、社会动荡,“士”阶层出现且地位不断提高,他们到处游说,传播思想文化;3、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发展。二、主要思想流派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1)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①政治:提出“仁”、“礼”学说;主张“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②教育主张: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③文化贡献:整理“六经”。(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①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提倡“仁政”学说;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3)荀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①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②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③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2、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f三、“百家争鸣的意义(1)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知识拓展】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的异同比较孔子孟子荀子同异仁的思想民本思想爱人为政以德仁政民贵君轻仁义君舟民水
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随堂检测】1在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一前3世纪,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烽出并作,备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②各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3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