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还很落后且过于依赖政府,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削弱了中国金融机构的创新竞争力。(3)金融监管存在突出问题。从内部看,金融机构面临着如何真正解决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的困境;从外部监管看,金融法规建设滞后、金融监管经验不足、法律的涵盖面并不广泛、局限性严重,对金融市场发展极为不利。且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造成了金融市场的监管真空。(4)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人为割裂,阻碍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阻滞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减弱了货币政策效力,使货币市场的发展不能有效地带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国内金融体系(包括金融监管和创新)还不完善的前提下不计成本地推进国家化反而会弄巧成拙,加大本币汇率的剧烈起伏和本土金融监管的难度。4.资本项目下的管制使人民币仍无法自由兑换中国当前的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足,资本项目下的管制使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即使境外企业接受人民币进行结算,它们所持有的人民币也无法自由地兑换为本币或其它国际货币,使得持有人民币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成本。但是资本项目和资本市场的开发又会使中国金融体系更加市场化、国际化和透明化,这意味着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会显著增加,对于尚处于制度变革中的中国金融体系而言无疑是严峻的考验。5.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政治上的压力人民币国际化对日元在亚洲地位产生冲击的同时也会影响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益,所以日本和美国绝对不会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坐视不理”。目前中美之间存在全球经济
f失衡、气候变化、汇率矛盾、贸易保护主义等多方面的棘手问题,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压力非同小可。由上述分析可见,人民币国际化还需具备很多基础条件,无论是人民币在私人交易中发挥载体货币作用,还是在官方交易中担当干预货币的角色都还需要很长时间,成为像美元那样的世界关键货币则需要更长期的努力。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市场需求主导的过程,而不仅是一个政府主动推进的过程。历史上美元、欧元、英镑等国际货币的形成都是长期演进的结果,这也就强调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性,在历史契机的推动下,人民币的国际化仍需遵循既定路径稳步推进。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破冰之旅
从历史上的几种货币的国际化途径可以分析出,货币国际化发展模式因各国国情及政策目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无论哪种途径演化为国际货币,其根本的前提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其次是这个国家的金融开放程度,再次就是路径选择。中国不可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