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311中国农贸市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贸市场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农业市场化改革以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贸市场在促进产销衔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及引导生产资源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显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贸市场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联结亿万小规模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并承担着农产品集中、分散和价格形成功能。在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和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以及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增产增收和保障城镇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供应等方面我国农贸市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国际经验和国情来看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贸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中枢作用。近些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一系列一号文件和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改革发展的历程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改革经历了艰苦探索和曲折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以前城乡农贸市场屡遭遏制取缔农贸
f市场缺乏赖以孕育、生存的体制环境和物质基础。
1978年至1984年开放农市贸易以及“菜篮子”产品的产销体制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农贸市场开始萌芽。
1985年至1991年国家全面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集贸市场蓬勃兴起与发展。
2001年至今农贸市场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在抓好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同时重点完善市场信息化、质量安全监管等现代物流功能。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转入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新阶段这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重大目标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和食品消费的质量安全问题。在这样的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背景下我国农贸市场经过10多年快速发展基本构建起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由数量扩张为主转入以稳定数量、优化布局结构、提升质量档次为重点的新阶段。
二、我国农贸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发展基本概况
我国农贸市场历经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此后进入市场布局调整、经营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市场管理向规范化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