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胶囊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郑板桥在山东潍坊当县令时来到一个村子见一户人家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郑板桥看后急忙往家跑,完了之后拿着大饼、提着肉、拿了一些衣服直奔那家人,到了那家之后,发现那家家徒四壁,却是非常需要哪些东西来过好春节。)为什么郑板桥一看到对联就回去拿东西去救济那家人呢?明确:缺“一”(衣)少“十”(食)无“东西”二、展示学生完成前置作业的成果(一)第一组、第二组学生展示对联的溯源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知识:1、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叫楹联。2、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ú”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ǎ
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后,民间新年悬挂对联已经相当普遍。明代,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入清代后,对联犹如盛唐的律师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二)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学生展示:对联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投影:挑选学生在国庆期间收集到的一些较符合对联要求的对联展示(署名鼓励)。(三)第六组学生归纳补充、总结明确:对联的基本要求有:①上下联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但无论长短,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②词类相当:以学生对联为示范投影③种类相当投影天风海日新千南庆枝月山北贺头白
地雪山月旧万西恭花风水东喜丛清④平仄和谐,仄起平收(投影学生搜集的对联来了解这一要求)板书:阴平(对应第一声调)阳平(对应第一声调)上声(对应第一声调)去声(对应第一声调)入声(四)教师补充⑤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复⑥围绕同一主题,内容有关联:正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1
f反对:心平积福欲重招殃串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五)教师总结并运用(1)总结对联的基本要求(2)运用:“我们来找茬”下面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