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推进改革的条件下,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其前景十分可观。另外,国家和各级政府抓紧研究发展物流产业的具体政策及措施,经贸委把34家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政策、资金向给国有物流企业倾斜,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2、来自国外物流企业的威胁目前,虎视眈眈中国物流市场的跨国物流公司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空运、速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UPS,TNT,FedEx等;另一类则是以海运为主,逐步向综合物流发展,以马士基和美集为代表。尽管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仍受到限制,但他们却已经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纷纷占领了中国的物流市场战略高地。
f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服务市场的逐步开开放,这些企业将借助他们牢固的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运用先进的物流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他们的到来必将给国内物流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3、来自国内物流企业的竞争由于国内物流市场刚刚起步,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储运业转型而来,多数企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竞争对手之间的模仿相对容易,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公认的物流服务标准,企业之间是一种粗放式为主的竞争格局。加上近期掀起的物流热潮,使许多外围企业盲目跟风,走进了“都去发展物流”、“都要去找物流要利润”的误区。结果导致了各地的物流企业数量与基础投资猛增,低价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物流企业普遍业绩不佳,发展后劲不足。新兴的物流企业和大型生产企业自营物流体系社会化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海尔物流,海尔自己搞物流的首要目标,应当是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从总体战略来看,海尔在未来并不仅局限于为自己服务,实际上,他们已经和乐百氏、雀巢等大型国际企业签订了物流方面的合作协议,在发展社会化物流方面进行着尝试。4、国际化战略面临的挑战寻求全球范围内最佳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的驱动下,国有物流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就必须实现世界范围的物流目标,走国际化路线,这需要企业有全球性的体系、设施、人员。但中国的物流业毕竟不同于中国家电这样的成熟、优势产业,就目前国有物流企业的现状来说,要实现与国际市场完全对接尚需待以时日。综上分析,国有物流企业面临的国内经济政策看好、物流需求已经被激发并呈现加速增长的大好环境,但同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