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者。马列主义犹如一泓清泉,送来圣洁的共产主义思想,
f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其次是经济基础,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以奕为首的洋务派虽没有挽救清王朝,但却拉开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序幕。大量商人开始投资新工业,更是产生了实业救国的热潮。民族资产阶级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大批民族资本主义一边实业救国,一边寻求革命道路,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准备了充分的经济基础。
人才基础尤为关键,这关系到后来的共产党员是不是真的下定决心走共产主义道路。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列主义与工人阶级的组合。早期的一些共产主义者开始在工人阶级中宣传马列主义,一步一步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积累了大量的革命经验。随着先进思潮的进一步传播,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慢慢积累经验,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好了干部人才储备,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陈潭秋还有历史基础也是其必然条件,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成功案例的出现,震撼了西方资本主义,鼓舞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的解放运动。“老大哥”的出现,积极援助中国无产阶级培养自己的政党。
以上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客观需要以及条件,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第一批共产党人的主观意识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否。暂且不论后来犯了哪些错湖或者成为国家领导人,第一批共产党人永远应被历史铭记。他们英勇探寻救国救民之道路,创建共产党,是永不湮灭的历史。
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李大钊、陈独秀、马林、尼克尔斯基
总得来说,中国共产党因为五四这根导火索而加速诞生的时间,历史进程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因此,这就是历史的必然。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