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15
广州石化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20099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响应教育部倡导的亿万人民阳光体育运动,落实“生命和谐”的教育理念,推进校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动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为学校增添活力。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以“健身强体、育德促智、审美悦心、发展个性”为宗旨,以群体活动为基础,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锻炼的实效性、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个性的塑造性及活动的趣味性、娱乐性”原则,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切实提高创新广阔的发展空间。1、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二)原则1、教育性原则。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2、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见附表)
f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4、创造性原则。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考虑今后增设一些集体舞、自编操武术操等,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实现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三、活动内容和形式1、内容:广播操、自编操(舞蹈)、篮球、羽毛球、排球、跳绳、踢毽子、呼啦圈、踩小车、小游戏、棋类等。2、形式:先集体做广播操,再进行分班分点分项目活动,最后以班为单位集合退场。3、活动场地项目安排表:(见后)四、活动过程(25分钟)1、入场:由班主任在教室组织好学生,在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