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说课的篇目是《北方》,它是新课程苏教版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板块“祖国土”第二专题“颂歌的变奏”中的第二篇。北方是现代诗人艾青写的一首饱含爱国热情的诗作,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诗歌方面就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要求如下: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须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注重对作品个性化的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这首诗写于1938年初,是诗人艾青接触了北方广大的农村现实之后的作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亲眼目睹了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这给诗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祖国深重灾难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这块神圣土地深沉和执着的爱。根据新课标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1:能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2:通过意象分析揣摩诗歌的意境,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朗读方案,通过朗读,准确的表达诗歌的思想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刚升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把握程度还只停留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而通过意象及诗人创造的意境来体会诗人深沉的感情还未掌握,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文本,感受诗人赤忱的爱国热情。2:通过意象分析揣摩诗歌的意境,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选择一定的朗读技巧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决定从学情出发,把握两个原则: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本篇课文教学设计一课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明确爱国主题:以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的《我和我的祖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每一个时代都有诗人在热情的歌唱祖国,今天我们接触的这位属于祖国和人民的诗人艾青,同样拥有炽热的爱国情怀。二,呈现文本,感受爱国情感:第一步:从“果”入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